在云計算的廣闊舞臺上,算力芯片的競爭從未停歇。長期以來,x86架構以其強大的通用性和成熟的生態占據主導地位。然而,隨著云原生應用的蓬勃發展,一場由Arm架構發起的“算力革命”正悄然興起。
亞馬遜云科技的自研芯片Amazon Graviton系列便是這場變革中的重要玩家。近日,其最新一代Amazon Graviton4處理器在中國區域正式落地,亞馬遜云科技通過與光環新網、西云數的合作,正式在北京和寧夏區域推出基于Graviton4處理器的 EC2 C8g、M8g、R8g 實例。這款歷經七年迭代的第四代自研芯片,以 30% 性能躍升、50% 核心數增長及 75% 內存帶寬提升的硬核指標,為中國企業帶來了更高效、更具性價比的算力選擇。
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產品總監張洋隨后在專訪中明確指出,亞馬遜云科技做自研芯片的核心驅動力,是源于客戶對“更高性能”和“更低價格”的雙重訴求。
Graviton系列的演進堪稱云原生芯片的發展樣本。自 2018 年首款產品問世,亞馬遜云科技五年內完成四代迭代,工藝從 16 納米精進至 5 納米,晶體管數量從 50 億飆升至 730 億。張洋解釋自研動因時強調:“核心還是從用戶需求出發,客戶想要越來越強的性能,同時價格要不斷降低,這就是我們做云原生芯片的初衷。” 這種定位催生了四大設計邏輯:依托云規模經濟攤薄成本、剝離冗余功能提升能效、針對服務器核心負載定制優化、基于用戶反饋持續迭代。最典型的例證是三代產品對 SSL 加密的優化 ——“二代時客戶反饋前端加解密負載大,三代就實現了加解密性能翻倍”。張洋指出。
同時,在緩存方面,Graviton4 的突破直擊企業算力痛點,核心數從 64 增至 96,二級緩存翻倍至 2MB,內存帶寬提升至 5600MT/s,三大升級構建起性能護城河。“提高一級緩存會踩紅線,指令周期變長,不劃算。三級緩存面積消耗大,雖然容易堆幾十兆、幾百兆指標好看,但性價比差。只有二級緩存翻倍,才是實打實的用戶收益。” 張洋對緩存設計的解讀揭示了其務實邏輯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該芯片首次支持雙路 CPU 架構,可實現 192 核心的超大實例,基于 ARM 架構的特性,其性價比較同代 x86處理器提升達 40%。
張洋透露,此次推出 Graviton4三款實例的場景化布局也精準覆蓋了企業多元需求。其中,C8g實例主攻高性能計算、視頻編碼等計算密集型負載;M8g實例支撐應用服務器、微服務等通用場景;R8g實例則針對數據庫、實時分析等內存密集型任務,其vCPU和內存容量較上一代提升三倍,在 Web 應用和大型 Java 應用中性能提升30%至45%。
這些性能優勢目前已在得到實戰驗證。全球知名游戲《堡壘之夜》的運營商Epic Games,稱基于Graviton4的Amazon EC2 R8g實例是其“測試過的速度最快的EC2實例”,能夠為玩家提供卓越的性能體驗。SAP在SAP HANA Cloud上進行的測試,也顯示分析型工作負載性能提升高達25%,事務型工作負載性能提升高達40%。
對于 AI 時代的算力需求,Graviton4 也已提前布局。在搜索推薦等傳統機器學習場景,其性能提升達 35% 至 50%;向量數據庫等新興領域,其性價比優勢備受青睞。張洋透露,雖暫未推出高端 GPU 組合實例,但早期 G5g 實例(Graviton+T4 GPU)在計算機視覺場景表現優異,未來將探索更適合 AI 推理的解決方案。
此外,對于市場關注定價策略,張洋透露,中國區 Graviton4 定價將與三代保持一致,而通常新一代會貴 5% 左右。“這一定價配合性能提升,形成顯著競爭優勢。”他援引IBM 的測試數據顯示,遷移至 Graviton 實例后 CPU 占用率下降 35%,成本降低 18%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